近日,應急管理部專家組到三明吉口循環經濟產業園開展化工園區安全風險復核評估工作,吉口產業園以本輪全國最高分通過安全風險等級(C級)評估,由市信息公司聯合海絲科技公司共同承建的智慧化工園區信息化平臺獲得專家組的充分肯定。平臺以事件聯動處理為要點,從監管和服務兩大領域入手,以資源整合共享為基礎,采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綜合運用海絲衛星和時空云數據,重點建設完善安全監控、環保監測、應急指揮、封閉管理等智慧園區管理模塊。專家組表示該平臺有效提升化工園區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可作為“三明模式”優秀案例向全國推廣。
市信息公司作為市級國有獨資數字經濟發展平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圍繞“數字三明”工作要點,目前已承建市防汛應急綜合指揮平臺、市統一協同辦公平臺、市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督平臺、市跨部門涉案財物管理平臺、市國資國企在線監管平臺、市國資陽光采購交易平臺等20余個重點項目,有效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全面保障政府數字化改革向縱深推進。
一是“明心通”市域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平臺。以“一黨委三中心”工作機制為建設藍本,助力市委政法委提升基層治理水平。通過打造“一網統管”的數字網格體系,實行線上和線下網格互動互補。數字網格實現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為社會治理、城市治理、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提供數據基礎底座。目前已建成1.38萬個網格群,入群居民達91.5萬戶,匯聚2300余萬條數據。通過服務平臺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快速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讓小事不出群,中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縣。
二是智慧停車“三明模式”。為解決停車難、停車貴、停車亂等問題,通過搭建高位視頻監控+低位數據采集的智能化設備、智慧停車管理系統以及指揮中心現場調度,形成三明智慧停車的管理模式,實現“無人值守、無感支付,先停車、先離場、后付費”的目標,完全契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意見的通知》文件精神,得到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目前市區注冊車主已超11萬戶,項目入選省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典型案例、全省城市精細化管理優秀案例和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實現了“便民、惠民、利民”的目標。通過總結推廣,智慧停車“三明模式”已走出三明,成功在湖南懷化、河北唐山落地,并積極向貴州、河南等省拓展,力爭早日實現上市目標。
三是市防汛應急指揮平臺。綜合運用海絲衛星數據和時空云平臺,引入長江勘測設計院合作,建立“全域感知-智慧中樞-業務決策-協同指揮”的防洪應急指揮數字化、智慧化運營管理體系,實現基礎設施與智能決策支撐能力的全面升級,形成防汛應急“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鏈條、標準化、精細化工作模式,提高實時監管效能、應急處置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洪災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下階段,市信息公司將借助連續兩年入選省“瞪羚”創新企業和獲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契機,積極參與滬明對口合作,以數為媒、集聚伙伴、構建生態,通過引智、引技,積極發揮數據要素作用,著力做好數據匯聚共享和開發應用,為推進三明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閩公網安備 35040302610065號
版權所有:三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云創集成